当前位置:首页>业务园地>党史博览>史料征编
 
拓展党史功能 致力资政惠民
发布时间:2017-10-09 16:52:10    文档来源: 字体: (双击滚屏)


  拓展党史功能   致力资政惠民

中共长沙县委党史联络组

长 沙 县 史 志 档 案 局

2017  10月)

近年来,长沙县党史部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深挖资源,编纂出版全国首部县级通史——《长沙县通史》,开辟《璀璨星沙——长沙县历史陈列》,同时不断创新党史资政的途径与举措,关注“三农”,惠泽民生。2010年,在深入双江等革命老区走访、调查过程中,悉心关注革命烈士后代困难家庭的生活状况,积极向县委、县政府进言献策。对此,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于2011年在全县全面实施“革命先烈后代幸福计划”,嘉惠全县所有革命烈士后代困难家庭,好评如潮,影响及于全国。现将有关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走访调研,向县委进言献策

双江是全县唯一的革命老区,新中国成立以前牺牲的双江籍烈士就有289人,居全县之最。由于位置偏僻,该镇经济一直较为落后,而那些革命烈士后代的生产生活状况始终牵系着党史人的心绪。2010年下半年,在对双江的革命烈士后代进行走访、调查过程中,党史部门主要负责人看到大部分烈士后代家庭老弱病残现象严重,生活极度贫困,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革命战争年代,那些牺牲的先烈们,不仅是革命的精英,也是家庭的精英,是家里生产、生活的主心骨、顶梁柱,烈士的牺牲,使其家人失去有力的臂膀。据统计,该镇烈士后代约有70%还比较贫困,约30%已没有后代。而全县的情况更不容乐观:解放前牺牲的革命先烈子女(媳)97人,孙子女(媳)231人,共328人;绝大部分革命先烈后代由于疾病、意外事故、居住位置偏远等原因,家庭条件较差、生活依然贫困。其中无房或危房者93户,需要建房补助的91户,需要给予生活补助的62人,亟需定期救助的121人。

2010年年底的一次全县老干部座谈会上,周庆炎向大家讲述了双江革命老区革命烈士后代困难家庭的情况,引起大家共鸣。20101217日,县委专门听取全县党史工作汇报时,周庆炎再次讲述了双江革命烈士后代困难家庭的情况,引起县委领导的高度重视。时任县委书记杨懿文指出:长沙县是革命老区县。建党以来,涌现出一大批革命烈士,他们为新中国的建立抛头颅、洒热血,换来了我们当前的幸福生活,这是我们必须永远记住的。部分革命先烈后代由于疾病、意外事故、生活技能缺乏、居住位置偏远等种种原因,至今家庭条件差,生活依然困难,饮水思源,感恩反哺,为帮助革命烈士后代从根本上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我们应尽快制定切实可行的帮扶救助方案,让他们过上幸福美满生活。同时,他指示由县委常委、县委宣传部部长王益枝和县委党史联络组组长周庆炎共同负责,相关部门配合,制定相关方案。2011625日,县委、县政府印发《关于开展对建国前的革命烈士的后代困难家庭救助帮扶活动通知》,全面实施“革命先烈后代困难家庭幸福计划”。

二、多措并举,全面实施“幸福计划”

1.全面走访,慰问革命先烈后代困难家庭。建党90周年前夕,即625日起,各相关单位组织对全县新中国成立以前牺牲的革命先烈后代中的困难家庭进行一次全面走访慰问,慰问标准为:烈士子女(丧偶的儿媳)家庭慰问4000/户,烈士孙子女(丧偶的孙媳)家庭慰问1000/户。

2.党员带头,广泛筹措救助帮扶资金。2011628日,在长沙县第十二届党代会闭幕式上,县委倡议成立“红色关爱基金”,385名与会代表现场捐款24.27万元,长沙县“革命先烈后代幸福计划”正式启动。随后,全县党员缴纳特殊党费180万元全部汇入“红色关爱基金”,用于对革命先烈后代开展关爱帮扶活动。县财政2011年、2012年分别安排150万元、200万元专项资金,确保“幸福计划”开展。

3.实施“四助”,建立救助帮扶长效机制。与此同时,“革命先烈后代幸福计划”还制定了“助学、助医、助居、助创业”的长效机制。 一是“助学”,帮扶因家庭贫困而辍学、失学的革命烈士后裔就近入学,并全部减免学费,每年提供30004000元助学津贴,保障其顺利完成学业。二是“助居”,对烈士后代无房、危房户,视具体情况给予3—5万元/户的安居补助,帮助新建住房或改造旧房,实现“住有新居”全覆盖。对于无人照顾的孤老烈属后代,全部接到县光荣院,由县政府集中供养。三是“助医”,对革命烈属及后代全部免费纳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享受农村免费门诊;对身患大病的对象,在民政同类大病救助的标准上,每人次提高救助标准50%;特别困难的免收全部医疗费用。四是“助创业”,结合创业富民活动,通过提供就业岗位、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等方式使部分困难烈属后人的收入来源及生活状况得到基本保障;对于烈士后代自主创业的,减免一定比例税费;对于生活长期困难、无固定经济收入、人均年收入不足全县平均水平三分之一以及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进行长期帮扶,每月定额补助220/人(文件规定的标准为130//人)。同时,要求各乡镇(街道)和县直机关单位联点结对帮扶2—3户烈士后代困难家庭,采取多种形式帮助创业。

截至201212月底,共慰问506户革命先烈后代家庭,合计慰问费用95.9万元,其中慰问烈士子女家庭15160.4万元,慰问孙子女家庭35535.5万元;“助居”102,补助232万元。

4.修建纪念设施,继承和弘扬先烈革命精神。为更好地缅怀先烈、教化后人,县委、县政府还决定在星沙双拥公园建设烈士广场,新建无名英雄纪念碑,镌刻全县各个时期革命烈士英名录,供后人敬仰,该项投资总计达200多万元。同时,以双江镇吴文炳烈士墓为基础,扩建“长沙县烈士陵园”,将全县零散的281座烈士墓(含星沙公墓所迁入的147座)迁至烈士陵园,分两期建设。20149月,一期工程完工后,长沙县烈士陵园免费对外开放;20164月,被授予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目前该陵园总投资超过3600万元,设有墓穴290座。

   “革命先烈后代幸福计划”是在县委、县政府重视与支持下,县民政局、县财政局、各镇(街道)以及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民心工程。它的实施,让历史鲜活起来,成为教化后人、启迪未来的“营养剂”“补钙剂”。党史部门从党史工作角度出发,提出系列建议,是发挥党史资政功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民本民生的探索和创新《湖南日报》刊发评论文章《缅怀历史,倡导感恩文化》,新华网、《长沙晚报》等主流媒体及时报道“革命先烈后代幸福计划”,引发网民和读者热议。20118月,许光达大将之子许延滨将军回乡考察期间欣闻“幸福计划”后,深表赞,当即捐资万元。20138月,县史志档案局所撰《发挥党史资政功能,助推嘉惠先烈后代工程——长沙县“革命先烈后代幸福计划”纪略》一文在《长沙通讯》等媒体刊发,获全省党史优秀科研成果资政成果类一等奖,并荣获全国三等奖。                                                                                         (撰稿:周进银)

 
 
加入收藏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长沙县史志档案局 技术支持:长沙县电子政务办公室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长沙县史志档案网 电子邮箱:csdaw@126.com
站长统计 | 今日IP[5] | 今日PV[9] | 昨日IP[11] | 昨日PV[38] | 当前在线[0]
备案信息:湘ICP000000000号